核心提示
同事拎着包子走过,慢打趣道:“老孙,快递急件又不是小哥你亲儿子,至于这么上心?”他头也不抬:“刘律师今早开庭,年零耽误不得。投诉”这是诀竟孙学鑫扎根深圳的第20个年头。当他的慢电动车经过大榕树转角时,
同事拎着包子走过,慢打趣道:“老孙,快递急件又不是小哥你亲儿子,至于这么上心?”他头也不抬:“刘律师今早开庭,年零耽误不得。投诉”这是诀竟孙学鑫扎根深圳的第20个年头。当他的慢电动车经过大榕树转角时,惊起几只麻雀——它们早习惯了这辆每天七点准时报到的快递电动车,就像附近住户们习惯了那句带着河南口音的小哥“您的件到喽”。01报业大院里的年零“跑得快”2005年,19岁的投诉孙学鑫攥着50元挤上商丘开往深圳的绿皮火车。初到深圳时,诀竟他住300元一月的慢铁皮房,骑二手自行车送件,快递链条断了就扛着包裹跑。小哥2008年竞聘到特区报业大院片区后,这片楼群成了他的“新战场”——那时各栋楼还没装门禁,他经常扛着大包快递一层层爬楼,硬是用脚底板记熟了每层楼的格局。“42层电梯间有4盏灯、12楼靠窗的工位是王主任,21楼证券公司的小陈爱网购零食……”爬的楼多了,孙学鑫不用看面单就能报出收件人楼层,直接把快递送到工位,甚至能精准绕过高峰期拥堵的电梯,时间掐得比打卡还准。有人打趣:小孙跑得比电梯还快!他搓着手笑:“哪是快,就是熟。”渐渐地,“跑得快”便成了孙学鑫的代号。展开全文真正让“跑得快”名号传开的,是某个深夜的紧急来电。客户在机场发现忘带护照,飞机在两小时后起飞,孙学鑫二话不说便冲进夜色,抄近路赶到客户家中取件,转身拦下出租车直奔机场,车费小票上的数字抵得上他三天工资。真心换真心,过了段时间,客户把钱偷偷塞回他的快递箱,附了张字条:“救命钱,必须收。”“客户叫我‘跑得快’,其实秘诀是‘慢’。”他教徒弟时总念叨这句话,黝黑的脸上笑意未褪,在顺丰带出的90多个徒弟都知道,师傅有个雷打不动的规矩:用心做事,诚信做人——送件前花30秒检查包装,见到独居老人多问一句“需要带垃圾吗”。这种“慢功夫”让他创下片区97%的客户留存率,也让他从骑二手自行车的青工,变成所在片区首个快递高级技师。现在的他,骑着电动车穿梭楼宇,后座多了循环使用的“丰BOX”快递箱。附近大厦的门卫老张总调侃:“跑得快,你这车轱辘印子,都快把深南大道压出你的道了!”02从楼道到病房:扛着生活奔跑孙学鑫曾以为,人生最难的时刻不过是扛着快递箱爬27层楼。直到2015年一个寻常午后——他刚把华富大厦的快件码齐,一通电话把他拽进去了医院:妻子确诊肺癌晚期。原本安稳的生活瞬间被打破,口袋里那张记满客户需求的纸条,转眼被药费单取代——“奥希替尼”每月5.4万元的天价,逼得他卖了老家的房子,还欠下40多万外债。在某个凌晨三点,孙学鑫翻遍通讯录却发现借无可借的时候,这个曾扛着50斤包裹健步如飞的河南汉子,第一次蜷在医院走廊崩溃痛哭。“闷头往前走,总能扛过去。”为了妻子和孩子,他咬着牙把时间掰碎了用——图源:纪录片《人间世》转机来得沉默却实在。公司工会送来装着现金的信封,莲花街道为妻子申请了慈善赠药、为孩子申请了金秋助学,就连老客户都往会他电动车筐里塞水果:“小孙,先顾好自己!”2022年,他把这些暖意揉进了防护服——每天运送200多件物资,替283户记录需求:701室张姨的降压药要冷藏,2栋的独居老人每天需测两次体温,23栋小学老师的网课材料不能压角……有次遇暴雨,居民从猫眼看到他浑身湿透,硬塞给他热姜茶,叮嘱他别把自己累垮了!他抹了把脸笑:“我媳妇说,我这叫‘双重配送’——送的是物资,攒的是福报。”如今他的手机锁屏仍是一张全家福,两年前妻子离世后,再没换过。照片里四口人挤在出租屋的沙发上,背后的白墙被女儿画满星星。“孩子在,日子就得往前走。”说这话时,他正把客户送的潮汕肉脯分给清洁工;空闲的时候还会化身“公益人”,跟着公司参与大山助学活动——那些曾托住他的温暖,正通过他的手流向更多人。03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在孙学鑫的微信里,有个“报业大院互助群”。逢年过节,群里红包和问候齐飞:“孙师傅,老家荔枝给你留了两斤!”有客户搬家到外地,寄重要快递还特意绕路回来找他:“别人送我不放心。”这些信任源于经年累月的安心——随叫随到的速度,生鲜箱永远垫着冰袋,易碎品四角缠防撞条,急件区用红色胶带专门标记。转眼二十年过去,从手写四联单到智能扫码枪,孙学鑫亲历了片区快递业的升级,但有些坚持始终未变——真诚相待才能换来信任,脚踏实地才能积累经验。深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。街角的“暖蜂驿站”是孙学鑫和同事的临时据点,每到中午,他常到驿站进行短暂的休息。“能热饭、充电、歇脚,”他指着墙上“劳动者之家”的标语,“政府给咱们留了盏灯,只要愿意奋斗,就会有回报。”从商丘到福田1000多公里,这个河南汉子用胶带、扫码枪和无数句“马上到”,把自己“跑”成了真正的深圳人。五一劳动节傍晚,深南大道的路灯渐次亮起。孙学鑫如往常一样选择在岗,他的电动车驶出大院时,车灯掠过保安亭的值班表、楼道门口的外卖箱、环卫工被汗水浸透的后背、大楼里改不停的方案……在深圳,有无数个“孙学鑫”,他们没有闪光的身份,却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,默默支撑起这座城市的运转。愿每个在路上奔波的你,都能在路灯亮起时,收到生活回赠的暖意——五一劳动节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