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 > 春天已至,医生提醒糖尿病人:宁可吃点红薯,也别天天吃这3主食 正文
时间:2025-05-13 22:40:36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综合
春天一到,气温回升、肠胃活跃,糖尿病人往往也开始“嘴巴痒”,饭量变大,食欲反弹。有些人一看春菜上市、胃口打开,就把主食吃得比冬天还多,心里想着多吃点白粥、馒头、面条这类“清淡易消化”的东西,结果三个月
春天一到,春天吃点吃主气温回升、已至医生也别肠胃活跃,提醒糖尿天天糖尿病人往往也开始“嘴巴痒”,病人饭量变大,红薯食欲反弹。春天吃点吃主
有些人一看春菜上市、胃口打开,提醒糖尿天天就把主食吃得比冬天还多,病人心里想着多吃点白粥、红薯馒头、春天吃点吃主面条这类“清淡易消化”的已至医生也别东西,结果三个月一查血糖,提醒糖尿天天糖化比冬天还高,病人空腹也飙了。红薯
医生看到这类人最头疼,不是他们管不住嘴,而是管错了方向。
不少人总觉得只要吃得“软”“白”“香”,就能不伤胃,也不伤糖,其实是把主食吃成了血糖炸弹。
医生早就提醒过,糖尿病人不怕吃东西,就怕选错主食方向。
有些主食吃着清淡,实则升糖速度飞快、胰岛压力巨大,吃一顿顶两顿的“糖冲击”,吃完坐着不动,血糖直接拉到天花板。
但偏偏红薯这个“看起来甜”的东西,升糖反而不快。
有些人一看红薯软糯香甜就吓得不敢吃,其实是误解。
红薯的升糖指数并不高,尤其是蒸红薯或者烤熟后冷藏再吃,里面的抗性淀粉会增加,升糖速度更慢,对血糖控制反而更友好。
美国糖尿病协会的膳食建议里也明确列出红薯作为“推荐替代主食”,说白了,这玩意儿比白米白面靠谱多了。
那有三样主食,真的是糖尿病人吃完基本没好事,血糖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,一顿吃不出问题,但长期天天吃,血管、神经、胰岛都会跟着吃亏。
第一个就是白粥。很多人得了糖尿病,尤其是年纪大点的,总想吃点清淡的,早上喝点粥,觉得舒服、不油腻,还能暖胃。
可白粥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没有结构,吸收太快。
一碗热腾腾的白米粥下去,不用五分钟,胃就吸收完了,葡萄糖刷地一下进血液,胰岛素还没来得及“反应”,血糖已经冲高了。
浙江大学医学院曾做过临床测试,普通人早餐空腹喝一碗白粥,30分钟后血糖平均上升幅度达到3.4mmol/L,而糖尿病人更严重,升幅甚至超过5mmol/L。
有个病人就是长期早上喝粥,吃得也少,其他都控得好,但糖化总是高。
医生一问才知道,他天天一大碗粥配点咸菜,没油没肉,糖照样上天。
第二个坑是普通面条。尤其是那种煮得很烂的阳春面、汤面。
有人一顿能吃一大碗,面条看着滑溜,肚子也饱了,其实血糖波动比馒头还狠。
面条主要成分是小麦粉,里面的淀粉结构在煮的过程中就被打散了,加上吃得快、咀嚼少,血糖上升更迅猛。
中国农业大学的食品与营养实验中心曾做过实验,不同类型主食的餐后血糖指数比较中,普通白面条GI值高达82,而蒸红薯的GI值仅为55。
差距已经不是一点半点。
而且很多人吃面条都不配菜,清汤寡水一口吞,不但没有纤维减缓吸收,还可能配了点卤肉或者豆腐干,这类高钠配菜刺激消化更快,血糖负担雪上加霜。
第三个吃了就掉坑的是白馒头。
这个东西在中国人餐桌上地位不低,特别是北方人三顿饭不离馒头,有的老年糖友一日三馒,吃得那叫一个清淡又舒服。
但馒头的加工工艺决定了它升糖速度极快。
面粉本身就是高GI食材,加上蒸制过程中淀粉糊化得特别完全,吃到嘴里很快就被消化成葡萄糖。
再加上很多人吃馒头都不配粗粮,也不配绿叶菜,血糖吸收基本是“直通车”。
北京协和医院有个营养门诊医生说过,她有个60多岁的糖尿病男病人,早餐一口馒头一口豆浆,吃得简单,觉得健康,血糖一直控制不好。
后来换成半个红薯+鸡蛋+青菜,餐后血糖直接降了快2个点。
红薯虽然甜,但它含有的果胶和抗性淀粉可以减慢肠道对糖的吸收,特别是冷红薯,GI值更低,反而更适合控糖人群。
再说个冷知识,红薯吃进去后,会在肠道形成一种黏稠的凝胶结构,这种结构可以“拦住”糖类的快速吸收,相当于在血糖上升的路上设了几个红灯,让它不至于一下子冲得太快。
而白粥、面条、馒头,吃完几乎是一路绿灯,刷一下冲进血液,胰岛瞬间压力山大。
糖尿病人要的不是完全不吃碳水,而是选对结构、控制节奏。
红薯这种主食,本身还含有β-胡萝卜素、维C、钾元素、膳食纤维,比精加工主食强太多。
就算偶尔吃多一点,也比一口馒头带来的血糖波动要小得多。
但问题来了——很多糖尿病人一看到红薯就犯怵,觉得它“甜”,是不是意味着糖高?是不是吃了会更升糖?那到底红薯的甜味和血糖关系大不大?
吃红薯有没有具体的“正确吃法”,能吃得放心、血糖也稳住?
这个问题还真得说清楚。
红薯的甜味主要来自麦芽糖和少量果糖,甜,但不代表血糖指数高。
它属于低中GI食物,比白米饭、面条、馒头要低得多,尤其是蒸着吃、吃凉红薯、连皮吃这三种方式,升糖控制更好。
凉红薯里抗性淀粉比例更高,延缓消化吸收。
医生建议糖友吃红薯也要掌握几点原则:
控制量:一顿饭红薯控制在100克左右(蒸熟状态,大概半根中等大小红薯),不能拿红薯当水果吃,更不能吃两三根当“主食+甜点”。
搭配吃:最好配点蛋白质类(比如水煮蛋、豆腐)、低GI蔬菜(如西兰花、生菜),这样能进一步延缓糖的吸收。
不要打成糊:很多人喜欢喝红薯糊、红薯粥,打成泥反而破坏了纤维结构,升糖比整块红薯还快。
冷藏再吃更好:蒸熟后的红薯放冰箱冷藏一夜,抗性淀粉比例会提高,对血糖更友好,吃着也不会觉得太甜腻。
有研究指出,糖尿病人每周吃红薯3~5次,控制在合理范围内,不仅不会加重病情,反而会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。
关键还是吃得对、吃得巧,不是说不能吃,而是别怕错的,别信错的。
对此,您有什么看法?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!
参考资料
师颖.肾脏慢性病变评分在糖尿病肾脏病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,南京医科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25-03-27
巴萨欧冠半决赛遭争议判罚?佩德里怒怼裁判,细数关键瞬间深度复盘2025-05-13 22:39
三人染红!裁判报告:吕迪格扔东西,巴斯克斯做手势贝林冲向裁判2025-05-13 22:08
谢长廷把党内反苏锋芒引入邪路2025-05-13 21:57
台军练习训练反导预警能力 凑热闹阻挡朝鲜卫星2025-05-13 21:54
唏嘘!知名连锁超市将退市,董事长已“火线”辞职!连续2年资不抵债,大量关店,此前13元甩卖旗下13家公司“保壳”,物流中心也卖了2025-05-13 21:46
杜兰特再次化身键盘侠与网友激情对线:发个动态咋了?来逮捕我啊2025-05-13 21:26
NBA官宣七大奖项候选人:SGA约基奇字母争MVP 老鹰新星两度上榜2025-05-13 21:24
退役后新身份“寂寞大神”弗雷戴特将任美国三人男篮总经理2025-05-13 20:32
首孔箱梁架设完成,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拉开上部结构施工序幕2025-05-13 20:28
平易近进党南投县议员陷丑闻 丈夫开记者会爆奸情2025-05-13 20:08
重庆5天4晚旅游路线,重庆五日游自由行路线,重庆旅游2025-05-13 22:37
许信良若参选 外界没关系多给些掌声2025-05-13 22:36
享受休赛季,奥斯汀2025-05-13 21:51
张本美和双冠王!日本女乒包揽4强,给王励勤下马威,必须重视了2025-05-13 21:48
春养肝,病不沾!想要强肝、护肝?这几道食物赶紧吃起来~2025-05-13 21:45
犯规麻烦!浓眉篮下抛投造成萨博尼斯第六犯,国王挑战失败2025-05-13 21:14
NBA常规赛排名:雷霆68胜常规赛冠军 3队60+胜火箭湖人50+胜进步2025-05-13 21:02
2025年天下国际象棋锦标赛(集体)落幕 山东队上海队分获男女冠军2025-05-13 20:50
咖啡与农田的奇妙邂逅:在上海体验左手咖啡右手锄头的乡村生活2025-05-13 20:33
被问怎么不戴亚马尔、巴尔德那样的墨镜?德容:没太阳2025-05-13 19:54